首鋼兩款高性能無取向電工鋼産品全球首發

發布時間:2025-08-22 09:22:09 來源:首鋼新聞中心 浏覽:0

8月14日,“智合·向新”2025年首鋼無取向軟磁材料用戶技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。現場全球首發兩款高性能無取向電工鋼産品,多項首創技術成果與前沿應用集中亮相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,首鋼集團副總經理朱國森,首鋼集團技術研究院、首鋼股份及首鋼智新領導,行業專家、用戶代表、首鋼軟磁材料産銷研團隊代表,共計400餘人參加會議。

本次首發的兩款産品是首鋼分別面向新能源汽車和人形機器人領域,持續推動高端無取向軟磁材料叠代升級的代表性産品。

ESW8517

全球首發産品ESW8517憑借其7.9W/kg(400Hz)的全球最低鐵損,一舉刷新行業紀錄,0.1mm厚度的磁性能綜合指標達到全球領先水平。

這款産品不僅在性能上實現了重大突破,更在強度與磁性能的平衡難題上取得了創新性進展,屈服強度高達490MPa,使電機安全系數提升11%,同時在CLTC工況下電機能效提升0.72%。ESW8517的問世,精準匹配未來高速電機設計趨勢,爲高效電機與新能源汽車産業升級註入了強大動力,爲實現“雙碳”目標提供了全新的技術解決方案,引領行業邁向高效、低碳的新時代。

20RSW175

全球首發産品20RSW175是專爲人形機器人設計的超高磁感無取向軟磁材料。

該産品磁感應強度達到1.75T,相較常規産品扭矩提升1.6%,鐵耗降低27%,能夠有效滿足人形機器人用無框力矩電機對於高扭矩密度、高功率密度的發展需求,填補了國內超高磁感無取向軟磁材料的空白,爲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點燃全新引擎。

此外,本次大會還帶來了首鋼智新最新的技術成果。首創燕尾&逆向過盈技術,顛覆性設計開辟電機性能提升“第二曲線”,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鐵芯套機殼過程中鐵損嚴重惡化的難題,且有助於鐵損改善提升,可顯著提升電機性能。該技術還可以與自粘結和退火技術疊加應用,可將電機綜合性能推向新維度,爲突破電機性能極限,開辟了全新的技術路線。首創薄膜厚高粘接性自粘結塗層技術,實現同等膜厚下粘接強度提升50%;同等粘接強度下膜厚減薄30%,進一步提升快速自粘結在新能源汽車電機領域的適用性,將爲超靜音、高效率和極緻穩定的新能源汽車提供全新的材料技術支撐。

朱國森在緻辭中表示,全球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縱深推進,新能源汽車、低空經濟等戰略新興産業蓬勃發展,爲鋼鐵産業鏈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。百年首鋼始終牢記強企報國的光榮使命,牢牢把握新質生産力發展要求,推動技術創新成爲第一競爭力,加快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首鋼場景。首鋼期待與各位領導、股東及業界同仁攜手共進,共同探索無取向軟磁材料的新産品、新技術、新應用和新機遇,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
駱鐵軍在總結講話中指出,今天這場以“智合·向新”爲主題的盛會,不僅是首鋼無取向軟磁材料技術實力的又一次集中亮相,也展現了鋼鐵産業鏈上下遊協同共進的生動圖景。在推動産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,産業鏈各方是合作共贏的“發展共同體”,要堅持創新驅動,持續築牢産業根基,要深化交流合作,共繪産業鏈發展藍圖,要服務國計民生,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征程。

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“智合·向新”。“智合”是以開放姿態彙聚産業鏈創新智慧,“向新”是以前瞻視野探索行業發展路徑。這不僅是對行業趨勢的深刻洞察,更是首鋼向全行業發出攜手破內卷、共赴新未來的真誠邀約。首鋼軟磁材料始終堅持以客戶爲中心,以解決行業發展瓶頸難題爲己任,持續在産品、技術、服務等多個維度創新探索,自我超越,構建起覆蓋新能源、智能製造、特高壓輸配電等多個戰略新興領域的百餘款高端産品矩陣,共計14款産品實現全球首發。今年6月份,首鋼智新成功入選2025全球獨角獸榜,展現出持續創新力和強勁躍升力。首鋼將以本次研討會爲契機,以“智合”之火點燃創新引擎,以“向新”之誌標註時代坐標,爲“十四五”收官添彩,爲“十五五”啓程蓄勢,共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,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。

會上,駱鐵軍、朱國森、首鋼股份及首鋼智新相關領導共同啓動新産品全球首發儀式。首鋼智新團隊詳細介紹了兩款首發産品的性能特點和技術優勢,並圍繞新産品、新技術、新應用和行業發展趨勢、産業鏈協同發展作交流分享。